據恩平招聘網(www.cnzszw.com)搜集人才網絡指數的統計數據顯示,較熱門的行業招聘需求各有起伏:
上升:教育/培訓、餐飲、外包服務、制藥/生物工程、醫療/護理/保健/衛生和醫療設備/器械行業表現較為搶眼,這幾個行業在2012年全年的招聘需求增長幅度高于其他行業。學術/科研業在2012年的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招聘旺季時網上發布職位數上升趨勢明顯,這和有不少二、三線城市的政府大力扶持、“開綠燈”,組團去一線城市“挖”中高層次專業人才和管理人才有關。而2012年全年招聘需求增長最快的莫過于新能源行業和奢侈品/收藏品行業。
穩定:專業服務(咨詢,人力資源)、金融/投資/證券業、汽車及零配件、貿易/進出口、批發/零售、酒店/旅游、娛樂/休閑/體育、影視/媒體/藝術、交通/運輸/物流、物業管理/商業中心等行業的招聘需求均穩中有升。FMCG(快速消費品業)在2012年的招聘需求表現平穩,在春節和暑期檔的招聘需求均有明顯上升。
平淡:銀行、會計/審計業、服裝/紡織/皮革業、電子技術/半導體/集成電路業、公關/市場推廣/會展業2012年全年的招聘需求較為平淡。近來媒體接連爆出國內外某些知名運動品牌之前瘋狂擴張,如今擴張減速、銷售額不斷下降的消息,更給服裝/紡織/皮革業兜頭潑了一盆冷水。而廣告業和文字媒體/出版業的招聘需求在2012年新年初始出現井噴后逐漸回穩,年末的招聘需求出現疲軟。
起伏:保險業的招聘需求起伏較大,在2012年的第二季度以及9月—10月時連連下滑,然而在2012年的最后2個月里,保險業的網上發布職位數卻突增近2成,形成“翹尾”之勢。房地產開發業的招聘需求在2012年第二季度有所下滑,但在2012年年末又重新企高。
下滑:電力/水利行業自2012年第三季度起的招聘需求慢慢下滑,形成“關門”之勢,據業內人士透露,一些電力/水利行業的知名公司表示銷售壓力巨大,難以完成2012年全年的銷售指標。機械/設備/重工行業整個2012年的招聘需求均不如人意。
服裝/紡織/皮革業:受考驗
據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7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為238.89億美元,同比減少8.1%;到了11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為209.73億美元,雖然環比減少了7.82%,但同比增長了2.85%。其中,紡織品(包括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出口額為81.11億美元,同比增長0.94%;服裝(包括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額為128.62億美元,同比增長4.09%。雖然因為國際消費市場的持續疲軟以及外圍經濟的不確定性,在國際市場出現波動時,一些過分依賴服裝加工貿易的中小企業備受煎熬,但服裝外貿仍在支撐。
而在機遇與危機中,服裝企業正在積極轉型升級:一是緊跟互聯網的發展,接一些大電商的訂單;二是創造自有品牌,實現內銷。面對此種轉型,服裝人才需求也在悄然轉變, 電商營銷專員、設計師成為人才需求亮點。業內人士稱,品牌國際化是中國企業脫困的重要途徑,也是中國服裝品牌發展的必由之路。而在品牌國際化的進程中,具有無限創意的設計師、有助于品牌推廣的市場營銷人才以及高級市場營銷管理人才將成為服裝行業的急需人才。根據前程無憂(www.51job.com)無憂指數的統計數據顯示,市場/營銷、銷售管理和藝術/設計這三類人是服裝行業的熱門人才。
影視/媒體/藝術:缺乏專才
歲末年初往往是國產影片搶占檔期的時候,然而《人再囧途之泰囧》破10億票房的驚天記錄,也未必能意味國產電影的崛起。近年來國產影片雖然在拍攝數量和票房上都有所提升,但距離世界水準仍有相當的差距,尤其是我國影視/媒體/藝術業極度缺乏既懂產業運營又懂金融資本運作的人才。我國電影專業人才培養的速度與電影產業的快速發展之間存在著供不應求的現象,雖然傳媒類高等院校培養的專業人才數量并不少,但長期以來缺乏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這也是我國影視傳媒產業相比發達國家滯后的一個重要原因。另外,電影產業設計、電影專業技術、電影藝術創作、電影院線管理、數字電影技術、動漫電影制作、3D電影技術、電影經營策劃、電影市場推廣等專業的教育力量還較為薄弱,因此,“幕后”人才在數量與質量上的落后也直接影響到整個行業的發展。
醫藥/醫療業:勢頭強勁
根據恩平招聘網(www.cnzszw.com)人才網指數的統計數據顯示,制藥/生物工程、醫療/護理/保健/衛生和醫療設備/器械行業在2012年全年的招聘需求均很旺盛。
中國“養老”問題日益凸顯,同時“老齡化”也推動了家用醫療器械的快速增長。醫療保健、醫療器械業的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也仍然較大。前程無憂職位搜索器的搜索結果顯示,銷售代表、市場推廣人員仍是醫藥類企業亟需,而值得注意的是,醫藥業缺人的崗位中不乏網絡銷售和推廣人員。由于網絡銷售越來越被個人和商戶所接受,因此網絡銷售渠道的拓展和品牌推廣人才較為急缺,既掌握醫藥知識又熟悉網絡營銷或咨詢服務的人才相當緊缺。
受到醫藥行業內企業青睞的還有研發、臨床研究以及醫藥物流人才。而研發和臨床研究崗位多要求應聘者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有生物學、醫學專業背景。此外,移動醫療將會是醫藥行業未來發展前景極為廣闊的領域,這一領域既需要應用人才又需要管理人才。企業青睞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通信和信息系統、信號處理、電子工程相關專業的人才,多要求求職者有碩士學歷以上,而有醫療和健康相關業務項目開發經驗者優先;企業想招募的管理類人才則既要有醫學藥學的專業背景,又要有企業經營管理的經驗,更要熟悉醫療軟件,了解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
而我國醫藥行業面臨的較為嚴重的問題是從事創新藥研發、生產的企業稀少,而鑒于新藥研發周期長、研發資金短缺、審批流程繁復等,導致很多新藥難以產業化。為追求短期利益以仿制藥為主的生產模式將遭遇自主知識產權保護的挑戰;科研和貿易割裂嚴重,研發主體多是科研院所而非企業,導致科研成果針對性較差,轉化率偏低;另外,有能力將生物醫藥產業化的人才長期匱乏。
環保行業:漸受重視
水處理、環境監測及檢測等產業的發展帶動了環保人才的招聘需求迅速升溫,其他如電器、汽車、食品、化工領域的企業也需要吸納諸如運營管理師、安全健康環境專員等環保業的相關人才;此外,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節能汽車乃至電動自行車、節能電器、再生環保用品的設計生產人才也將走俏。
企業除了對環保人才有明確的專業背景要求,也希望“即招即用”,同時還希望環保人才具有高度成本意識--懂得預算報價并能控制產品成本。此外,環保人才要充分了解同類產品的國內外市場的行情,時刻關注國外最新科研新技術,因此企業對應聘的外語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要能閱讀國外的技術資料。
新能源:發展熱潮
據前(www.epzpw.com)恩平招聘網的統計數據顯示,新能源行業在2012年的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招聘需求異常強勁,年末雖陷入疲軟,但企業招聘需求的增長幅度驚人。
隨著汽車“限購令”、《規劃》等多項舉措的出臺,新能源汽車產業必將會成為新的投資熱點。在各方政策、措施的推動下,以新能源汽車引領的新能源產業在未來會迎來高速發展,未來對于新能源產業的人才需求也將不斷加大。根據前程無憂職位搜索器的搜索結果,新能源行業除了需要研發工程師、設計工程師、集成工程師、電氣工程師等專業的技術人才,更需要市場投資和拓展人才。這些人才需要負責拓展國內外市場、挖掘客戶需求,制定解決方案;更要能夠完成對外報價、談判、簽訂合同等銷售工作;還要具有市場調研意識,了解市場動態、相關行業政策、制定開發策略,協助并管理公司銷售團隊完成銷售目標。然而,既有專業背景、又有營銷意識和能力,且還具有一定英語(外語)水平的新能源人才是相當匱乏的,而且業內對國內外市場的爭奪極為激烈,在國內外經濟大勢均不甚明朗的形式下,要完成銷售指標絕非易事。(完)